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雩都縣土壤肥沃,偏宜甘蔗,味及采色,餘縣所無,一節數寸長。郡以獻御”“《家政法》曰:「三月可種甘蔗」”。江西南部宜种甘蔗,而且品质优良常作为贡品进贡。种蔗时间是三月。
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果菜米谷有名无实果部药物中品甘蔗[ 北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果部》卷二三。《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共31卷。大观二年修订本为《大观经史证类备用本草》32卷,又称《大观本草》。政和元年,官修,称为《政和》本,31卷60多万字,引历代经史方书270多种,收药品1746味,其中有编者新增628味。李时珍《本草纲目》以此书为底本]:“今出江东为胜,庐陵亦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如大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又有荻蔗,节疏而细,亦可啖也”。南朝齐时来我国翻译佛经的伽跋陀罗,在他所译佛经《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中写道:“广州土境有黑石蜜,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很多地方的甘蔗都达到甚至超过了交趾蔗。按贾思勰说,江西雩都的甘蔗色味特好,其他地方没有,是作为贡品的。按陶弘景的说法,最好的是江东,除此之外,江西的庐陵(今吉安)、广州(南海、番禺)的甘蔗也很好。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浙、安徽一带的甘蔗种得很好,江西、广州也很好。以江东为胜,雩都独具特色,广州还有一种数年生蔗——宿根蔗,节省了劳力和种苗,还早熟高糖,甚益人。李治寰先生考证[李治寰《中国食糖史略》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晋代,特别是东晋和南朝时代,文献上关于甘蔗的记载逐渐增多:“我们曾根据《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有关甘蔗文献作过统计:属于战国时代1件,属于汉代5件,属于三国时代5件,属于晋和南朝时代21件。这时有名的甘蔗如:浙江温州菰子浦蔗、江东蔗、庐陵蔗、广州宿根蔗、江西雩都蔗,都驰名遐迩”。这一时期典籍关于甘蔗品种和种植技术的记载很罕见,只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把甘蔗区分为竹蔗和狄蔗,竹蔗皆如大竹,可制糖。荻蔗节疏而细,可生啖。种蔗技术有《齐民要术》引《家政法》曰:“三月可種甘蔗”。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