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糖业是广西来宾市非常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引入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从种植、生产加工到延长产业链的全链条升级,是来宾守好全国“糖罐子”的责任担当。培育发展糖业新质生产力,促进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来宾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糖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糖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升级为路径,以绿色发展为基石,以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为支撑,最终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先进生产力。它具有创新性、高效性、可持续性、融合性等特征。
新质生产力在来宾糖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融合现状
高端化技改引领突破。来宾市的一些大型糖料蔗种植基地都安装了土壤传感器和气象监测设备,利用大数据分析调整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案,基地糖料蔗的单产提高了10%以上。核心糖厂通过高端化技改,实现锅炉工段在线监测、在线监控等局部生产单元的自动化生产。
智能化生产较快发展。大部分制糖企业利用智能手机自带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在农务系统增减蔗地种植验收功能,指导蔗农使用正确实效的栽培技术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来宾市6家糖厂装配了自动包装码垛、甘蔗自卸等智能化较高的设备,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化管理稳步推进。推动“糖业云”大数据平台建设,建成糖业大数据监测、工业数字化转型、农业数字化转型三大平台及若干应用系统,实现甘蔗“耕、种、管、收、运”全流程一站式高效服务。
绿色化发展势头强劲。农业方面,推广建设糖料蔗良繁基地,引进繁育新品种,推进滴灌、水肥一体建设,糖料蔗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创新建设分步式机收除杂服务点,糖料蔗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18%。糖厂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模式,建成了制糖、蔗渣、糖蜜、滤泥、蔗叶综合利用等五大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2023/24榨季来宾市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达140亿元。
新质生产力在来宾糖业高质量发展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糖料蔗生产成本高仍未得到有效破解,糖企创新投入能力弱,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此外,部分制糖企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制约了糖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二是创新成果研发乏力,未能研发培育出高产高糖、适合来宾土质气候的优良甘蔗品种。加工技术创新也不足,传统的制糖加工技术仍占主导地位,在关键技术上,缺乏重大突破。三是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新质生产力与来宾糖业未能实现深度融合,区域协同发展不紧密。四是产业体系尚未完备,据估算,来宾糖业蔗糖产业链产值潜力在200亿元以上,而现有规模只达到140亿元。
新质生产力在来宾糖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提升策略
一是加快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做强科技创新“主引擎”。二是加快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守牢产业发展“主阵地”。三是加快发展方式创新,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推进绿色加工,发展循环经济,擦亮绿色发展“主色调”。四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完善金融服务,强化利益联结,夯实产业发展“硬基石”。
(本文摘自《新质生产力在来宾糖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融合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