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各行各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食糖作为重要的副食品,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我国糖业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领,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我国农产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政策历程
2011年,原农业部印发《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健全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系统,完善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规范信息报告与发布制度,实现监测预警的规范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可视化。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改产业[2011]3229号),提出突破食品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智能控制与过程检测等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加快装备自主化进程,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
2017年,原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农科教发〔2017〕4号),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要求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研究部署新一代智能农业装备科研项目。
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农农发〔2021〕11号),提出加强农用传感器、控制设备体系研发与应用,建设数字田园、数字灌区、智慧农场,推广精准耕播、精准施肥施药、精准收获、设施智能应用。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4〕72号),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重点支持工商业节能降碳、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老旧农机具淘汰更新、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等五个领域。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46号)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智慧农场(牧场、渔场);发展食品发酵工业,加快非粮生物质制糖等技术研发应用。
我国糖业数字化、智能化政策历程
“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糖料蔗优势产区建设以调整优化布局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建设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糖料基地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服务功能的建设和科研生产的投入,促进甘蔗生产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006年,原农业部农垦局印发《全国农垦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农办垦[2006]76号),提出重点研发和推广以下关键技术: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甘蔗、剑麻等农垦优势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智能化种子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
201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印发,提出了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着力解决甘蔗机收突出难题、继续推进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建设、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以及适时启动食糖临时收储,健全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储备制度等一系列政策。
2016年,原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健全粮棉油糖加工科技创新体系,推行低温储粮、散粮流通的粮食贮运模式,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智能仓储、智能物流。
2021年3月,时任总理李克强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会议时强调,要组织一批科技人才,找准薄弱环节,不惜重金在蔗糖相关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糖、铝、机械、冶金等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要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来宾市考察调研糖业时指出,我国糖业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糖业协会支持引导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举措
2017年,中国糖业协会制订《糖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糖协〔2017〕47号),提出全行业要扎实做好绩效同业对标管理,加快糖厂适用技术推广和技术改造步伐,使制糖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明显提高,行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中国糖业协会编制《食糖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在重点任务中指出,推动制糖装备水平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副产品高值化发展,努力攻克推广实施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增强产业顺应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动糖业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创造新增长点,促进行业提质降本增效。“十四五”时期,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要素支撑。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糖业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广西考察并对糖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制糖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涵盖了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并构建了相对稳定的生产体系。然而,我国制糖行业的整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仍然较低。尽管近年来技术革新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受限于制糖企业效益较低,难以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的投入。未来,糖业企业应积极把握设备更新的契机,紧密结合国家和重点地区的相关政策,遵循工业重点行业领域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将更新重点放在关键设备上,以推动整个糖业的设备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本文摘自《我国糖业数字化 智能化政策发展》)